【育兒心得】曾讓女兒休學一年逛遍全港博物館 港媽:助誘發孩子自主學習動機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0/09/04 18:38

最後更新: 2020/09/08 15:43

分享:

分享:

作家媽媽陳渝英在女兒小時候已施行親子共讀,她首本正式公開發行的繪本創作,是以粵劇引伸少數族裔的社會共融議題。

藝術教育工作者陳渝英(冰冰)是一位熱愛繪本的媽媽,其女兒也是自幼在她的伴讀中成長,她首本正式公開發行的繪本創作,是以粵劇引伸少數族裔的社會共融議題,講述中文較弱的南亞裔學生夏娜,和自信心較弱的華裔學生華華,因被媽媽要求參加學校粵劇班,而一起克服學習上的困難,共同成長的友情故事。

冰冰和9月升讀小三的女兒澄澄都熱愛繪本。(曾耀輝攝)

《兩個花旦》是以粵劇作主題的童書,是新鮮又有意思的題材,但冰冰和負責畫作的吳浚匡(阿力)同樣對粵劇陌生,為要研究繪本,她和拍檔共花了一年時間才完成出版。(訂購繪本可按此連結)

冰冰和阿力同擁有豐富的舞台經驗,並在香港完成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純藝術系,而冰冰過去的劇作,也曾涉獵跟兒童成長、跨文化的劇目題材,例如曾用《卡夫卡變蟲記》改編了一齣講述自閉症小朋友世界的劇目,之後自資把這故事撰寫成劇場繪本,此外,她也撰寫過一個有關港童和新移民相處的文化衝突的舞台劇,並擔任導演。

冰冰說因自己寫開劇本,寫繪本時要研究怎樣把文字淺化,從構思主題,到角色設定、故事情節、行文方法、畫面演繹等,都不斷增刪、修訂。

為這個繪本做了大量研究,我們也各自做了家訪、校訪,參與社區中心活動,了解他們的性格特質,觀察華裔小朋友和他們相處;因我和阿力很少接觸粵劇,為此曾走訪一間主流小學的粵劇班,觀察當中少數族裔小朋友學習的經過,例如他們要在曲譜上把中文字寫上拼音。

最令讀者震撼的畫面,算是四版跨頁的「粵劇角色大曬冷」了。不妨猜猜繪者用上了哪些粵劇角色?

由於作者和繪者都是劇場工作者,他們的演繹方式有着劇場的張力,這畫作中會透出樹梢下的光綫,非常用心。(曾耀輝攝)

讓抽象的事物形象化

為了讓抽象的事物形象化,她特意將欠缺信心和害怕中文的兩件事化成驚青怪和中文怪,而畫家則把這些「可怕」的形象隱藏在不同的版面中。她開心謂,聽過有朋友的女兒,看到書中夢境一幕,出現驚青怪,之後告訴媽媽她也有害怕的事,令她感到繪本是一道可以走進孩子世界的橋樑,在主角身上發現自己也有害怕的事,過程中因而釋懷。

而她也設計了一把彩虹劍,寓意那是面對逆境的武器,也有幾幕用上蛋的元素,讓主角在蛋內長期學習、互相扶持,寓意做事需要下苦功才有成果。

畫家對圖畫是精雕細琢,我們希望小朋友有共鳴感,藉着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克服成長、交友和學習中的困難。

冰冰笑言封底也藉此隱藏了彩蛋 —— 夏娜把自家製的咖喱角和華華家裏帶來的菜肉包交換共嘗。

由於阿力是劇場工作者,因此演繹畫面有着劇場的張力,繪圖有不少光影的細節,其中有一幕夢境,大家曾開會討論、修改、重畫了很多次,共用了兩個星期,才把想要的效果做好。

冰冰謂也許因為她的文本描寫得太仔細,對阿力的作畫都有很大幫助。

我對阿力的畫功是由衷地欣賞,他完全能把我創作融化成畫作。他的畫面會用到豐富有層次的明暗對照,表達內心經歷及舞台的效果。

她謂希望讀者能透過繪本,進一步增加對少數族裔的理解和共融。

既然是少數族裔的繪本,當然少不了文化交流的部分,故事中常用到平行時空畫面,讓兩個主角的生命對照。

相信教育可以多元化

冰冰擁有兒童心理輔導碩士學歷,早前在藝術創作室藝術本子開辦了3個月的兒童哲學課程,跟學生在zoom上討論關於人點為之靚、人點解會老、有錢是否一定開心等話題,冰冰謂在傳統教育,課程緊迫,小朋友很少有空間問問題在教育中,這是很大的問題,欠缺機會讓小朋友作批判思考和逆向思維,教哲學的過程可以容讓大家深入去分享,是很有趣,因為沒有對和錯,只是人人觀點不同,最後大家把看法畫成圖畫,表達看法。

早前在藝術本子開辦了3個月的兒童哲學課程,跟學生在zoom上討論。(曾耀輝攝)

讓女兒休學一年在家自學

冰冰女兒李澄今年9月升讀小三,自細已由媽媽伴讀繪本,澄澄在完成K3時曾休學一年,期間在她陪伴下,養成閱讀興趣,女兒自細已會幫手做家務,包括整理衣服,煮早餐等。兩母女在一年內幾乎走遍全港公私營博物館,觀看專題展覽,期間女兒創作了4本屬於自己的圖書。

之後她為孩子選擇了一間以愉快學習為主的小學,澄澄的小學是有時限小學,只會辦學九年,而冰冰謂當時選校是因學校推行繪本,及有繪本教學,並設有dream-starter課程,讓學生有解難能力。

澄澄是這小學首屆學生,我也是了解到學校理念才選擇,但她是首屆,沒有舊生可借鏡,故我也是膽粗粗下決定。學校上午上堂,下午活動課,下午有生命教育,我不想形容它是happy school,因人人以為happy school好似不用學習,但其實學校是相信慢學配合學生特質去因材施教。

2年前因考慮到自己工作時間有彈性,故在丈夫支持下,讓女兒在家自學一年,誘發女兒的自主學習動機。(本報資料圖)

她回想澄澄也花了一年才適應何謂返學,過程是相當不容易,但見到囡囡去年小二時已完全適應返學常規,教她安慰。

今年她小三,學習上需要過度看較多文字的書了,故最近為了增強興趣,陪她共讀橋樑書,看文字需要適應和克服,故我會先讀一章節,讓她讀下一章,她會領略到沒有圖畫面的書,也可以有很大想像空間和趣味。

而澄澄現在正藉想像力爆炸期,熱愛把過往讀過的偵探、冒險、海盜等題材,加入自己想像再輸出來,畫成漫畫作品,跟她交流。

她是較喜歡用圖畫表達的小朋友,並擅長把生活經驗來創作迷你書,是很有趣,便讓她繼續下去!疫情期間,留家時間長左,也需要借助網上圖書工具,但我總不想她對太多屏幕!

記者:胡麗珊